日前,穀歌攜手凱度發布《BrandZ 中國全球化品牌榜》2023榜單。丁科技網注意到,字節跳動、小米、聯想排名前三,同時多家中國知名的消費電子、家電、汽車企業上榜。
具體來看,消費電子行業,小米第一,聯想第二,華為第三;家電行業,海爾第一,海信第二,TCL第三;汽車行業,吉利第一,長城第二,比亞迪第三。
以上三大行業全球化領軍品牌,各自在海外市場的發展狀況如何?
先看小米。財報顯示,2022年,小米的境外市場收入為1378億元,占總收入的49.2%。2022年小米手機在全球54個國家和地區排名前三,在全球69個國家和地區排名前五。
再看海爾智家。2022年,海爾智家首次實現海外收入超過國內,海外收入占比為52%。2022年,在全球的每一個地區,海爾智家都基本上都跑贏了行業,在美國首次成為市場第一品牌,在日本冰箱和冷櫃兩大產品首次成為日本市場第一,在歐洲、澳洲等地都實現了逆勢增長。
最後看吉利。2022 年,吉利汽車全年出口銷量 19.82 萬輛,同比勁增 72.4%,高於行業 56.7% 的增長率。包括產品出海、技術出海在內,吉利汽車海外市場實現營收228.43 億元,同比增長129.67%,占營收比重為15%。
丁科技網觀察認為,目前在消費電子、家電行業,領軍品牌海外市場的營收占比都在50%上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化企業;汽車行業相對消費電子、家電行業,中國領軍品牌的全球化依然任重道遠,但打破歐美日韓對於汽車行業的全球壟斷,實現自主品牌的大規模出海銷售,將是大勢所趨。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提到的中國品牌,在海外經營的模式基本都以自主品牌為主,而不是OEM代工這樣的低門檻模式。比如,在家電行業,海爾在全球形成海爾、卡薩帝、Leader、GE Appliances、斐雪派克、AQUA、Candy 7大品牌協同發展的品牌矩陣,海信在2022世界杯期間打出“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品牌宣傳語,TCL在歐洲、北美、南美等國家建立研發中心、製造基地等,都讓中國品牌具備了更強的全球影響力,形成了“品牌+技術”雙輪驅動增長的全球化發展模式。
當然,丁科技網認為,和穀歌、微軟、高通等企業相比,中國品牌的全球化依然有一定的短板,進一步鍛造關鍵核心技術,打造很難複刻的生態係統,將為中國品牌在全球市場競逐帶來更高的競爭壁壘。
分享免責聲明:家電資訊網站對《小米、海爾、吉利,憑什麽成為中國品牌全球化領頭羊?》一文中所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有部分內容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本站所轉載圖片、文字不涉及任何商業性質,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不承擔任何侵權責任。聯係QQ:411954607
本網認為,一切網民在進入家電資訊網站主頁及各層頁麵時已經仔細看過本條款並完全同意。敬請諒解。
(责任编辑:互聯網)